@pentacene 找 到 你 了 YO!
https://mstdn.one/@list/107105714328533535
别信,bcom.moe只是设置了开放注册申请,没有说会接收。
转发微博内容:
我想起来前几天有人在电报群里说过一句很trigger的话
"恐跨的人里面很多都没见过活的跨性别 但是几乎所有的trans都认识至少一个自己身边已经去世的trans朋友"
沉默了好久 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互道晚安
【网评】虽然今天很累了已经懒得说话了,但是看到这个话题就有点难受…难受的是离开的可能不只一个朋友,如果再扩大到不同的平台上的有点赞评论转发的互关上面的话怕不是快的时候每个月都会离开一个…希望还活着的大家能代替已经去世的朋友们活下去吧,就这样吧,大家晚安
转发微博:
你以为的:跨性别不想付出代价。
实际上:跨性别以生命作为代价。
你以为的:没有在吃药。
实际上的:已经在吃激素,但是因为身体的其它限制(比方说骨质、肝肾等原因)*暂且*(注意只是暂且)没有使用全部激素治疗的激素(可能一个月至少80多元就花在单纯是一种激素上了,更别说其它的了)或者服用激素以来的时间尚短,外貌变化不明显。
你以为的:跨性别不想做手术。
实际上:ta们很多人要能做肯定早就做了,而以很多人的情况可能十年都攒不够手术钱。而且不是做了手术才叫跨性别,相反,是跨性别者里面有手术需求的人会去做手术,而且很多人求之不得。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作为一个正统犹太教拉比,却对德州的反跨法案非常愤怒,觉得我应该站在摩西五经、传统价值这类东西的一边。
对此,我的观点:
我不想看到小孩自杀。
就是这样。
相关新闻:近日,德州州长下令,要求政府机构以虐待儿童罪起诉跨性别孩子的家长,并指示全州教育工作者和医护人员必须向政府举报身边的跨性别孩子。
来源:
https://facebook.com/transarmy/posts/504996634328853
翻译修改以符合原文。
Less than 1% of trans people regret transitioning & of that <1%, half say it's cuz of social stigma or because they're actually non-binary. More than 50% of marriages fail. Stop acting like accepting trans people is dangerous and start worrying about your matrimony dysphoria.
不到1%的trans事后反悔了,而这1%中的一半说后悔是因为社会压力或者因为他们实际上是non-binary。
而一半以上的婚姻以失败告终。
🙃
https://twitter.com/kaichoyce/status/1471647101083734018
https://iddqd.social/@beholder
你们拉黑这个bot干嘛。。。很显然这个bot是运行在这个服务器上、有权限读取这个服务器的运行时数据的啊。只要你拉黑这个实例上的一个用户,它就能从服务器的数据里发现了你把这个用户拉黑了,并发出来。拉黑没有用的,只能让这位“beholder”再多发一条消息,和让这位bot的运行者嘲笑而已。
https://iddqd.social/@NEETzsche/posts/AGWXGYJCEt13nCFyqG
这种情况除了站长拉黑整个站点(而ta也确实应该(此处表建议)拉黑这个站点)并无法解决。
(续2)
这也是我对mastodon的slogan之一“own your data”不太买账的原因:
你可能拥有你的数据,但只要你是公开发的,大家也就都知道了。这种slogan会给人造成幻觉,让人以为他们可以控制自己发出去的信息的传播,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即使你就是服主(或者实例管理员)。
在SNS上公开发布,无异于在广场上公开演讲,而到底是什么,让你们觉得“我不应该让那个扛着摄像机的人听到我演讲”?
我很想知道。
如果你知道,欢迎在下面回复。
但请务必保持礼貌,否则我。。。
我。。。
我就哭给你看哦?!(超怂)
(续)
而这些还只是公共存档服务。那要不要想象一下美国国安(NSA)、中国国安、英国国安(GCHQ)、美国黑皮(FBI)、中国黑皮这些国家暴力机构会怎么保存你的用户发的东西?archivist会怎么保存你的用户发的东西(如果他们盯上你了的话)?只是拉黑wayback machine,有用吗?
拉黑wayback machine不能实质上地让你的用户更加安全,只是在挑软柿子捏、给用户创造自己安全的幻觉,而这才是对用户更加危险的。
为什么说“造成安全的幻觉”危害更大?因为如果你让用户觉得他们是安全的,他们就会变得与事实环境的安全形势不相匹配地胆大。他们可能会开始公开发带有潜在危险(如相片角落里的名片、电脑屏幕上的文件、拍到的路牌等)的生活照、约见面、或者最坏的情况:直接发本人的个人信息(虽然我觉得会这么做的人也是少见的)。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复杂而又恶化极快的政治氛围下,任何对个人信息的透露都是非常致命的,哪怕你不是反贼,你对某件事的看法也可能导致你被疯狂的网民打为反贼,如果你之前在这个账号上发了个人信息的话,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https://m.cmx.im/@strawberry/107752003412174851
看到草莓县的这条反馈,还是有些失望的。
我支持禁止国产浏览器访问实例,但我非常反对将wayback machine拉黑。
网络上运行着这种公共存档服务的实体非常多,光是我能掐着手指数出来的就有十几个,而这些缓存服务中,提供公共查询服务的很少,如此光明正大地在访问时标明“我就是internet archive”的更加少(可能只有wayback machine这一个)。很多网页存档服务不但会千方百计地否认自己是存档服务的请求,会通过各种方法绕过服务器的限制,包括使用各种伪装指纹的浏览器,使用家用宽带访问网页,和直接存档google webcache等。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地绕过限制,主要是为了对抗facebook和twitter等访问限制非常严重的网络服务(相信你们也必然有在访问推特时被“登录以访问xxx的所有推特”气到过),他们(特别是他zuckerberg的facebook)无耻地把自己的用户当成人质,把用户在自己的平台上创作的产物锁在自己的围墙花园里。
(未完)
还有:
这还只是internet archive提供的开放的网页存档服务。
其他网页存档服务、其他偷偷保存你写的东西的人/机构。
如果你会因为“公开嘟文会被人存档”感到害怕而迁移的话,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应该使用mastodon(或者任何其他SNS)。
继续:
cmx.im 旧草莓县(now defunct) 593次
m.cmx.im 新草莓县 1240次
活吧 1084次
o3o.ca 848次
g0v.hk(now defunct) 371次
g0v.social 4215次
notbird.site(一个聚集了很多黑客的mastodon实例) 3053次
mastodon.social与.online还有pawoo 各自被缓存了超过一万次,于是wayback machine放弃统计了
豆知识:
bgme实例上的内容被未知人士在wayback machine执行存档超过400次(部分存档尝试以失败告终,但这个尝试次数已经很恐怖了)。
https://web.archive.org/web/*/https://bgme.me/*
而本人也很荣幸的有一条存档😅: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518042453/https://bcom.moe/@PAN0PT1KON/106251051004525932
说实在的,如果你觉得一个东西不应该公开发,那就不要公开发。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不应该用这个账号/身份说,那就不要用这个账号/身份说。
公开的东西就是公开的,发到网上的东西很难保证其被删除。即使你写明了禁止转出象,也无法保证所有人都按照你定的规则行事。更别提国安和黑皮,他们看到你的“嘟文禁止转出象”的告示时,难道就会停下操作网页取证软件(类似wayback machine时光机之类的东西)的手吗?
如果你无法接受你公开发的东西被和你的账号关联到一起的话,你可能该去找pawoo的树洞bot,或者仅仅将这些东西与可信赖的好友分享,而不是在你的昵称/bio里加“禁止转出象”,这没有任何用处。